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05 ...

  •   楚凌回身,看到窝在房门旁角落里的叶采言,眸子微微眯起,眼中闪着不悦光芒。

      既然被发现,叶采言索性大方抬脚,走上前去:“杀人割头,无外两种原因,要么有深仇大恨,要么不想被人认出身份,王爷觉得呢?”

      “你在这里做什么。”

      “受人之托,”叶采言将宫宴那日简单说与楚凌,无奈一摊手,“王爷回京日短,不了解我的性子,事情没来招惹我便罢,若招惹了,自然要弄明白。”

      她歪头看楚凌,若有所思的补上一句:“人也一样。”

      楚凌脸色愈发阴沉,向吴老汉道了声“告辞”,转身走了。

      谢子洵看着身材瘦小却胆大包天的叶三姑娘,嘴角动了几动,摆出一副不可救药的模样,朝吴老汉拱拱手,也跟着走了。

      叶采言笑笑,抬脚就追了上去。

      三人并肩走在集市上,周围热闹的气氛,没有浸染给他们一丝。

      “咱们有三个人,可以兵分三路,”叶采言打破彼此间尴尬的沉默,“小庆的姐姐是司衣局的宫女,可进宫问问,看能否确认尸体身份;另外,事发于梨园巷,应去巷正处借名簿核对各家人数,看有无近日失踪之人。”

      抛开成见,谢子洵对叶采言这番话还是赞同的,正要点头,就见身侧平宁王停下了脚步。

      “叶三姑娘当真要参与此案。”

      “当真。”

      “本王乃此案主理,办案之人皆为本王下属,你可明白。”

      叶采言抬手,想学着长姐的样,给楚凌行个万福礼,但想到自己一身男子装扮不大合适,只得双手抱拳:“但凭王爷吩咐。”

      白袍“公子”,动作洒脱,英气十足。

      楚凌淡漠地看了她一眼,道:“且去刑部验尸房,取仵作验尸簿来。”

      这是摆明了想让她知难而退。

      叶采言没说话,谢子洵在一旁忍不住开了口:“王爷,这……”

      “谢司直不忍心?”楚凌声音清冷,“谢司直身为大理寺官员,当遵大理寺办案规令,不知里面是否有一条——可以权谋私,容外人插手案情。”

      “王爷恕罪,下官知错。”

      “既知错,便罚抄《大理寺办案循例》百遍,可认?”

      “是。”

      叶采言站在一旁,忍不住啧啧两声。谢子洵为人良善温和,见不得任何弱小受欺负,他此番想求情,不是为了她叶三姑娘,而是为了心中正义。

      只可惜,正义未伸,倒把自己搭进去了。

      叶采言拍拍他肩膀:“本有心帮你,奈何书本笔墨实非我所长,辛苦谢司直了,”顿了顿,她看向楚凌,“验尸簿,这便去取。”

      刑部和大理寺,两个要还世人真相的地方,最对叶采言胃口。但大理寺只程云一个好说话,其余人都不待见她,而刑部则只有尚书是个老古板,其他人待她还不错。

      她拿着定国公府的腰牌,轻车熟路走到验尸房门前,扣三下门,听到里面人应声,才推门进去。

      一股恶臭扑面而来,叶采言掩住口鼻,干呕了一声。

      “你是……”

      “老刘,是我。”

      刘仵作上了年纪,仔细打量她半晌:“果真哪里有事,哪里就少不了叶三姑娘。”

      “不是来看热闹的,”叶采言伸手,“验尸簿,平宁王让我来拿。”

      “莫诓我了,平宁王要验尸簿,自会命侍卫前来,差您一个姑娘家,不可能不可能。”

      “怎么不可能,”叶采言将这验尸房扫视一遍,忽略掉地上还没来得及清理的暗红色血水,“这种地方,他的那些侍卫能有我轻车熟路?”

      楚凌给了叶采言差事,没给她办案腰牌,也没说拿到东西去哪里汇合,不是他忘了,而是笃定刑部不会疏漏至此,她也根本完不成任务。

      问过宫女彩儿,他从北宫门离开。

      宫门外,植了垂柳几棵,树枝摇曳,春风乍起,柳絮纷飞间,依稀可见枝头抽了嫩绿细芽。

      树枝下,一人身着白色锦袍,悠闲倚着树干,纤细指尖在书页上摩挲,一页看遍再翻一页。

      垂眉敛目,一派温柔静婉模样。

      直到她将验尸簿翻完,一抬头,正撞上了楚凌的视线,他就站在几步开外,像是看她许久了。

      “你可终于出来了,”叶采言跳下盘错的树根,几步走到他面前,把验尸簿往他身上一推,“春寒料峭,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她吸吸鼻子,两只手抬起往广袖里一插,交叠着相互取暖:“我去验尸房时,老刘应是刚解剖完尸身,纸上墨迹还没干,都是新鲜的。”

      楚凌没看手上书册,而是垂眼看她:“你在等本王?”

      “当然,皇宫内院谢子洵不可能随意出入,问彩儿的事,只能王爷办。以你的性子,才不会在乎什么王公侯爵离宫要走南门的规矩,向来都是怎么省时怎么来,”她抬下颚指向他,“司衣局离北宫门最近,在这儿定能等到你。”

      “叶三姑娘倒很了解本王,”说罢,楚凌看了几眼验尸结果,状似无意的问起:“拿了这个,怎么没去找谢司直。”

      “为什么要去找他?”

      她和谢子洵可没那么熟,至少……没有跟楚凌熟。

      叶采言看了眼楚凌,不知是不是错觉,此时他的脸上看起来没那么阴沉,让她找回几分以往同他相处的感觉来。

      “再说了,梨园巷不是什么小巷子,核对名册说不准要到后半夜,我没那耐心,还是等王爷来的又快又实在。”

      话音一落,楚凌已收了书册,脚下步子也快了起来。

      叶采言费力跟上:“你走这么快做什么,彩儿那里问出了什么,同我说说。”

      日暮时分,叶采言回了国公府。一早出门,整日未归,自然少不了挨一顿数落。

      受过训斥,用完晚膳,天已彻底黑透下来。

      “姑娘,吃些果子罢。”

      婉碧把刚洗好的果子放到书桌上,正巧看到她在纸上写了几个人的名字。

      有太子、领兵在外的三皇子、六皇子、还有刚回京不久的平宁王,甚至谢司直的名字也在上面。

      叶采言对着几个人的名字琢磨了下,直接提笔把楚凌给划掉了。

      “姑娘,您琢磨什么呢?”

      “这几个人,瞧着都不像好人。”

      婉碧噗地一声笑出来:“其他人碧儿不敢说,谢郎君当是个好的。还有……”

      “还有什么?”

      婉碧犹豫半晌,小声道:“平宁王,相貌堂堂,却一身凶煞之气,碧儿觉得他才不大像好人。”

      “你个胆大包天的丫头,”叶采言摇头失笑,“若有朝一日需以性命相托,这世上可信的,唯有平宁王。”

      婉碧不懂:“姑娘还有老爷、长姑娘和二姑娘呢。”

      到了她拼命的时候,就只能说明……爹爹、长姐和二姐,都不能护她了。

      翌日一早,叶采言依旧一身男装打扮,直接去了梨园巷。

      梨园巷因京都最早的戏班——梨园戏班而得名。

      据说当年梨园巷还是一条陋巷,无人整饬修理,破败不堪。后来梨园戏班行至此处,停在巷子里演出,久而久之看客多了,巷子也修整了。

      梨园戏班生意红火,场场爆满,甚至有看客不远万里慕名而来。

      叶采言当时年纪小,对梨园戏班记忆不多,最深刻的便是想看一出戏,许久没定到座位,在那出戏最后一次演出时,她和长姐在戏班里站着看完了大半。

      时过境迁,梨园戏班已不复存在,当年那场戏讲的什么内容也忘了,唯独记得的是临近终场时的嘈杂、混乱、血腥味和……

      一个嘲笑她笨的少年。

      “哟,这不是叶三公子嘛,”刚入梨园巷,正是春喜戏班的地界,班主喜姐儿是个妙人,常能买来不少新奇有趣的戏本子,“可是来看戏的?”

      “近日上了什么新戏么?”

      “那是自然,”喜姐儿挽过她的手臂,将她拉到展示木牌前,“《一梦黄粱》,今夜第一次演出,三公子定要来捧场。”

      “讲的什么故事?”

      喜姐儿笑的妩媚:“一位世家姑娘做了个春梦,梦境中,她心悦的郎君也爱慕她,两人情投意合,结了连理。”

      春喜戏班的戏,妙就妙在情意荡气回肠,故事起伏跌宕,叶采言照旧问上一句:“然后?”

      “自然是梦醒了,姑娘见到她恋慕的郎君,不由记起梦中情景,她觉得那郎君是喜欢她的,只那郎君不说,她想问又不敢问。两人之间挡着一层窗户纸,哎哟,磨煞人了。”

      这个故事,有意思。

      叶采言点头:“定是要看上一场的!”

      小庆的宅院门前,叶采言见到了楚凌和谢子洵,他们身边还站了一位老者,几人脸色都不太好。

      “这位可是巷正?”

      “正是小人。”那老者手上拿着名册,对她一拜。

      “核对完了?”

      一旁的谢子洵揉着胀痛的眼睛,点头:“除了小庆,长住于此的百姓无人走失。”

      言外之意,还是有人不见了。

      “不见的是谁?”

      巷正答:“是一个乞丐,姓陈,因他腿脚不便利,百姓都管他叫陈瘸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005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