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番外一*再别故人(上) ...

  •   “道长,到这儿来呀,刚摘的青菜,可甜了!”“道长,我们这儿新做了糖,不带一点儿回去吗?”“道长,这是今早新开的花,带回去装点一下屋子么。”“道长,今天怎么没见那位和你一起了?”
      一大早,小城里热热闹闹的,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招呼声。其中最受欢迎的,自然是众人话语中那位沿街走来的道人了。
      那道人何等模样?手持一柄拂尘,背负一把长剑,身着一袭白衣。笑颜温和,眸中有星河微闪,端得为城中一美景。道人不端一点架子,别人向他打招呼,他也一一回应,婉言谢绝人们好意,实在推不了便象征性地取一些。满街都是欢声笑语,人人见他都问候两声,连打闹中的小孩见了他也会停下来向他招手问好。
      说起这位道人,城中人都赞口不绝。谁家或亲戚家里若是有了什么难以解决的怪事,只要来找他,他都会答应,而且不像外面有些修士一样漫天要价,甚至很少收钱。他住在义庄里,以前也有人劝他换个好一些的屋子住,但道人只是笑着摇了摇头。如此次数多了,后来就再没人劝过,只是会想方设法送一点东西过来,让他们住得舒服些。
      对了,和道人一起居住的还有一个青年。青年喜欢穿黑衣,又像个孩子一样喜甜,于是每次他若是上街在哪家店吃些什么,店家都会自觉给他多放些糖。青年与道人不同,别人送来的东西从来不拒绝,一般也不会道谢,只朝人笑笑。他一笑起来便会有两枚尖尖的虎牙从唇中微微探出,毫不掩饰自己的开心,常常能引得别人也开心,因此有些人就会趁着道人不在家把要送的东西送到青年手里。
      青年脾气没道人好。先前有一伙强人进了城,四处欺辱妇儿。那天是道人上街,遇见了便好言相劝。那伙强人也是会来事,一见那长剑便知此人不好对付,当下服软保证。但等道人一走,他们还是继续行恶。第二日正是青年一人上街,进了一家店吃汤圆。恰好吃到一半,那伙强人进来了,勒令孤身看店的老板娘给他们煮汤圆,还大大咧咧地要她作陪。当时青年起身过去一脚踹翻了他们的桌子,理由是“你们打扰到本大爷吃饭了”。那伙强人见他身形普通,围住想给他个教训。不想才半盏茶功夫,那伙强人都被青年打得哭爹喊娘地求饶。青年冷哼一声回到原位接着吃汤圆。从那以后,青年见他们一次就打一次,直到那伙强人狼狈地离开了这座城。那天的场景直到现在还未城中人津津乐道,连茶馆的说书先生也将它编进来说给新来的人听。
      至于他们两人是什么时候在这里的,在这里待了多久,又姓甚名谁,这就没人答得上来了。只知道他们来得比现在城中任何一个人都早,似乎在这座城还是一座空城时就已经在这了。而这座城最初是如何空下来的,也成了城中八大未解之谜之一。
      这座城,叫做“义城”。
      且说道人一一同街边人回了礼,出了集市沿着一条小路走,遥遥望见黑衣青年正百无聊赖地靠在树上数叶子,莞尔一笑快步迎了上去。
      “怎么出来了?”道人笑道。
      青年打了个哈欠,往道人身上一扑,抱怨道:“道长你好慢啊,我都要饿死了!”
      道人无奈地摇了摇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背示意他起来。青年抬头往他唇上狠狠咬了一下,这才喜滋滋地起身挽上道人的手往屋里走。
      是时,一声鸟鸣传来。两人回头一看,只见一只信鸽朝这边快速飞来。那信鸽一只脚上绑着一条浅绿色的布条,另一只脚上是信筒。青年一见了它就往边上闪,然而还是没能躲过被信鸽啄头发的宿命。
      “啊!”青年吃痛,转头见那只信鸽飞到一棵树上看着他。不知为何,他总能从它眼中看出得意洋洋的神色来,转身又扑回道人怀里“哭”诉。“道长你看它,它又欺负我!”说着指向那只信鸽。信鸽扭头给自己理羽毛,并不理睬他。
      道人忍俊不禁,再度拍拍他进行安抚,含笑道:“还不是你上次非要拔它羽毛。”青年在他怀里蹭了蹭,不回话。“好了,我们看看阿箐和子琛写了什么吧。”道人笑道。
      青年嘟嘟囔囔着“肯定又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不情不愿地起身。
      道人轻笑一声,招招手让信鸽过来,取出它脚上信筒中的信查看。
      半晌,青年摸了摸下巴饶有兴致道:“小瞎子居然要成亲了?谁那么没眼光?”
      “阿洋。”道人唤了一声,略带责备意味。
      青年哈哈一笑,拉去道人的手催促道:“快点走快点走,老子还想去看热闹呢!”
      “不饿了?”道人笑道。
      青年道:“不饿了不饿了,快点走啦!”
      道人笑着捏起剑诀,半搂上青年腰身,带着他一同跃上随剑诀浮在半空中的银剑,飞离。
      那道人和青年,正是多年前同时退隐于世间的晓星尘和薛洋。

      白雪观。
      春意正浓。
      一名少女坐在石桌旁,手边篮子里满是鲜花,她正在用这些花儿编织着花环。那少女有一双异于常人的眼睛,纯白的眸色会让人误认为她是个盲人——实际上当然不是。
      “阿箐姐姐好!”一群小道童跑过来,见了她纷纷问好。
      “早课结束了?今天有没有进步呀?”少女停下手里的事,转头问道。小道童们一个个挺直了腰板说有。少女掩口笑了笑,摆摆手嘱咐他们赶紧去换衣服,小心等会儿着凉。小道童们乖巧地应了,一个接一个同少女挥手作别跑开。
      是了,那少女便是阿箐。那么多年过去,当初的小丫头也出落了,又在宋岚的教导下褪去了些野性子,任谁见了都得称赞一句:好一个落落大方的美人!
      别了小道童们,阿箐继续手上的工作。花环已经成形了。
      “阿箐。”一个男声从她身后传来。
      阿箐应声回头,见着一黑衣道人手持拂尘站在她身后,立刻拿着刚完工的花环起身快步走去,欣喜道:“宋道长!”说着,将手上的花环递给他看。
      “很好看。”宋岚接过来看了看,轻轻替她戴上。
      阿箐美滋滋地转了个圈,只听宋岚道:“布料和服装样式送来了,你挑一下吧。”她愣了一下,随即点头,跟着宋岚进了一间屋子。
      而不久后,白雪观门口迎来两位常客。
      “晓道长,你们来啦!”守门的两个小道童早就认识了晓星尘和薛洋,知道他们是自家师父的好友,忙迎上来行礼。恰时其他小道童们换好了衣服约着去玩,路经门口一眼便望见了两人,也都赶上前来行礼。
      晓星尘浅笑着回了礼,问道:“你们师父呢?”
      小道童们先是摇头,然后纷纷自告奋勇道:“我来找我来找!”如是除了守门的两个外,其他小道童们散开满观地找师父去了。
      薛洋“啧啧”两声摇了摇头,道:“这么久了他们怎么还不知道那臭道士什么时候在哪呢,每次都这么找。”晓星尘闻言轻笑。
      这边阿箐正在挑布料呢。她从来没见过这么多品种的布料,也不知各自有什么区别作用,一时有些犹豫不决。宋岚就站在一旁看一本经书,也不催促打扰。
      一会儿,窗外隐隐传来了什么声音,宋岚侧耳听了听,放下经书对阿箐道:“有人找我,我出去看看。”阿箐点点头,宋岚便转身离开了。
      屋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反反复复看着布料,纠结地有些头晕,便拉过来一把椅子坐着歇会儿。突然有那么一瞬间,她看着那些红色布料只觉眼熟,仿佛曾经见过有谁穿过一样的。阿箐猛地起身,不自觉喃喃道:“……姐姐?”随后,她自己也愣了愣,想了半天却找不到任何相关的记忆,先前那突如其来的熟悉感也烟消云散了。
      或许只是错觉吧……她闷闷地想,而后听见了晓星尘的声音,眼睛一亮,迅速跑出去,那疑惑早不知被丢到哪儿去了。
      “道长道长!”晓星尘正侧头与宋岚说着什么,抬眼便见阿箐朝他扑过来,忙伸手接着。
      “阿箐长大了啊。”晓星尘浅笑着拍了拍她肩膀,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拍头。
      薛洋看着莫名的有些不爽,环臂道:“怎么还和小孩子一样要人抱,幼不幼稚。”
      阿箐扭头瞪他:“你还天天吃糖呢,更幼稚!”
      薛洋一挑眉,不慌不忙地同她理论。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几个呼吸后便演变成了阿箐满院子追着要打他,薛洋则游刃有余地绕着圈子。阿箐哪能跑得过他?
      吵又吵不过,打还打不到,阿箐气极,干脆跑到晓星尘身边告状:“道长!你看那个坏东西又欺负我!”
      听着和薛洋告信鸽状时别无一二的话语,晓星尘忍俊不禁。
      薛洋停下来道:“明明是你理亏。”
      “你!”阿箐一听又想打他。晓星尘连忙阻拦。
      一阵鸡飞狗跳后,几人终是能一起坐下来喝口茶了。
      “说起来,你们还没说那人是谁呢。”晓星尘道。
      阿箐瞬间不好意思了,红着脸看向一边。
      宋岚替她答道:“安唯宁。”
      “那是谁?”薛洋托腮道。
      “几年前我们在无名城中救下的那学医的少年。”宋岚道。
      “是他啊。”晓星尘明了,好奇道,“他们怎么……”
      宋岚看了一眼阿箐,道:“那年我们离开义城后去过几次柳州,后来也渐渐熟了。前些日子他师父便上门提亲来了。”
      晓星尘点了点头笑道:“如此也好。”
      离阿箐出嫁的日子还有许多天,于是两人就这么在白雪观住下了。

      ——————
      TBC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9章 番外一*再别故人(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