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苏明若是经常进宫小住的,因此苏家上下对这事都很淡定,就连准备的时候都没什么紧张感,只按照惯例收拾点东西就是了。

      苏明若到的时候,谢容才刚从荣贵妃那里出来。

      因为苏明若的关系,荣贵妃对他也时常照应一点,谢容当然不会表现的无动于衷,因此他时不时也往荣贵妃这里走动,既不过分频繁,但也不显得冷淡。

      这果然让他在宫中的地位不同了。

      只不过谢容并没有发展什么更进一步的关系。

      要说起来,荣贵妃没儿子,谢容没母亲,他们刚好可以互惠互利,谢容可以依靠荣贵妃上位,而荣贵妃晚年也有个儿子依靠。

      但显然荣贵妃没这个打算。

      对于后宫其他年长又无子的妃嫔来说,有个儿子送上门是天大的好事,必然要尽心尽力的帮他,可对于荣贵妃来说,没儿子才是最好的。

      她后半辈子不管是不是得宠,都没人能欺负她,只要自己不犯蠢把自己坑了,荣贵妃就算什么都不争,后半辈子照样荣华富贵地位尊崇。

      谁让人家不仅自己是贵妃,还有个好娘家呢?

      甭管哪个皇帝在位,只要苏家还握着兵权,谁又能对荣贵妃不敬呢?

      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就算建武帝立刻死了,太子登基,他也照样得把荣贵妃好好的供着。

      最重要的是,没儿子就没威胁,皇后与荣贵妃向来相处和睦,建武帝对苏家对荣贵妃宠信非常,这都是因为荣贵妃没儿子。

      毕竟以苏家的权势,若是荣贵妃有儿子又得到他们的支持,太子的位置可就不稳当了。

      当然,荣贵妃也不是真的无依无靠,她至少还有三公主。

      其他公主不少都是远嫁,虽说嫁的都是侯门王公,可实际上并无卵用,因为她们多数是嫁去其他国家了。

      三公主嫁的却是安陵崔家嫡长子崔道源。

      崔道源比起其他公主嫁的王侯看起来是差了,可实际上荣贵妃却对这门亲事满意的很。

      这就要从安陵崔家说起了。

      安陵崔家原本不在安陵,晋惠帝正隆四年,当时正是晋梁玉川之战爆发的第五年。

      玉川之战号称晋国的崛起之战,这一战之后,晋国算是终于从一个小国成长为不容忽视的大国。

      梁国的败落也因此而起。

      当时崔家是梁国最大的三个世家之一,不过崔家主要是在经学教育等方面表现突出,历代出了不知多少个名士大儒,而玉川之战的战后谈判就是由崔家当时的族长崔彦主持的。

      因为梁国落败自此而始,因此后来崔彦受到了梁国国内相当大的压力,最后自杀身亡,崔家也遭受了相当多的打压迫害。

      这时候当时还在担任晋惠帝大学士的董全向惠帝提出了一个‘拯救大儒崔家’的计划。

      晋惠帝一开始是拒绝的。

      可董全问他:“难道皇上觉得玉川之败责任在崔家吗?”

      当然不是,早说了崔家是搞学术的,他们家不打仗,晋梁之战,梁国打出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最后只好让国内声望很高的崔家来负责战后谈判。

      然后他们就把锅甩给崔家了。

      ……这么一看崔家还挺让人心疼的。

      可这并不能成为晋惠帝接受崔家的理由:“一旦我们接崔家入晋,以崔家目前在梁国的名声来看,我们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晋国刚打了一场大战,可以说是精疲力尽,实在是折腾不起了。

      这也是晋惠帝不愿意接受崔家的原因。

      可董全坚持:“梁国、燕国,都是前朝贵族之后,尊贵且有名望,最重要的是有底蕴,因此他们国内人才济济,每天都有新的人才涌出,可晋国呢?晋国的开国之君最早只是军中伙夫,皇上,晋国什么都没有。”

      提起祖辈的职业,晋惠帝的表情不太好,可董全只当没看见:“现在的晋国,看似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却脆弱不堪,梁国若是好好发展,不出十年就能恢复甚至再次超过晋国,可晋国做不到这一点,为什么?因为没人。”

      说白了,晋国之前都是靠一把子力气走江湖,耍的就是大拳头。

      这在初期效果不错,可后期还这么玩肯定得翻船。

      “崔家不仅仅是梁国经学的领袖,更是全天下经学的领袖,天下学子无不心向崔家,皇上,接崔家入晋,压力是一时的,可好处却是千秋万代的。”

      最后董全说服了晋惠帝,而晋惠帝也将这件事情交给董全处理,于是就有了之后轰轰烈烈的崔氏入晋的事情。

      事实证明董全是非常有远见的,他让晋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迅速强大起来。

      等到晋惠帝驾崩,建武帝登基,那时候的晋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武帝因此十分敬重董全,称若无董全则无晋国。

      因此在十二年前董全告老辞官的时候,建武帝一再挽留,最后甚至封为丞相也要留下董全。

      晋国向来是不封丞相的,毕竟这可以说是皇帝之下大权独揽的第一人,哪个皇帝都不会喜欢。

      晋国历史上唯一的丞相是辅佐开国皇帝的那位,之后再无丞相。

      建武帝封董全为丞相之后,权力没少给,但其他方面却放的特别松。

      比如董全享受的各种特殊待遇,上朝看心情,他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只要他去,朝堂上就得在百官之前高于下面官员的一级台阶上为他摆好座椅。

      董全的位置只比建武帝要低。

      且他上朝不需要拜皇帝,反倒是百官见了他,都得拱手听训之类。

      董全的地位从另一方面体现的崔家的重要性。

      可当年崔家虽说是被迫入晋,却也立下了崔氏子弟三代之内不为官,更不参与任何针对梁国的行动的条件。

      这条件看着挺脑残,可正是这种愚忠的傻气反倒是让帝王放心。

      今日崔家可以对梁国忠心,也就表示他们日后会对晋国更加忠心。

      如今的崔家,正到第三代。

      荣贵妃所出三公主嫁的崔道源,也就是这一代崔家的嫡长子,妥妥的未来族长。

      于是建武帝的小算盘再明显不过了。

      崔家可以入仕的下一代,有一半的晋国皇室血脉,还有比这更加保险的事情吗?

      最让人欣慰的是,三公主的长子崔琰今年已经四岁。

      所以说,就算没儿子,只靠女儿,荣贵妃的地位也不可动摇了。

      ……虽然崔道源因为不做官的原因看起来似乎是身份低微。

      可实际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嘛。

      弄明白这一点,谢容基本就可以彻底放弃和荣贵妃做‘母子交易’这种后宫常见交易的心思了。

      于是他和荣贵妃的状态就维持在了一种平平淡淡的状态。

      苏明若与谢容只是匆匆打了招呼,毕竟她还没有去拜见荣贵妃,因此只好说道:“等明儿有空了我去找你玩!”

      谢容也点头答应。

      苏明若见了荣贵妃,自然又是被她一番疼爱,当然也问了一些定式的话,比如家里好不好,老太太好不好,你母亲好不好,你父亲好不好……之类的各种。

      扯完了这些,荣贵妃露出欣慰的表情来:“我听说吉祥现在会绣荷包了?”

      苏明若点头:“学会啦!书容姐姐和明秀姐姐教我的,她们教的比那些嬷嬷好。”

      荣贵妃一笑:“可带来了?拿给我看看。”

      她实在是好奇苏明若绣荷包能做成什么样子。

      早知她会想看,苏明若来之前家里就把她这段时间的成果给收拾好了让她带来。

      苏明若的水平确实不高,只是绣点小花小草的程度,这还是最近练习的多了,最开始的时候,那些花根本不成形。

      荣贵妃翻着盒子里的成品看了看笑道:“进步的倒是快,我看你这荷包是用了不少心思的。”

      苏明若水平一般,绣出来的东西也十分简单,要想好看,就得多花心思。

      钟书容在这方面倒是十分有心,她特意选了本身带有一定色彩和纹理的料子,最重要的是,选的都是飘逸淡雅,风范十足的,这时候只在绣几朵小小的素雅花朵,又或者是几棵小草,反倒是有了一番不同寻常的意境来,倒是叫人忽略了这东西做的实在没有技术含量,只觉得雅致可爱。

      苏明若炫耀一般的对荣贵妃说起这些,话里话外把钟书容夸了好几遍。

      知道钟书容真实身份的荣贵妃也不多说什么,只笑着听苏明若说话就是了。

      正在这时候,外面通报说淑妃来了。

      荣贵妃心中一动,顿时明白淑妃恐怕来者不善。

      淑妃不是一个人来的,她还带着五皇子一起过来了。

      反正五皇子现在年纪半大不大,带来也不惹什么闲话。

      他母亲淑妃还坐在旁边呢!

      然而五皇子不仅自己来了,还把半道上偶遇的谢容也给拉上了。

      看谢容的表情就知道他肯定是被五皇子强行拉来的。

      淑妃的性格向来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花花肠子,此时她进来略微与荣贵妃问了个好,就看见了桌上放着的那一堆荷包。

      “哟,荣姐姐这看来是有好东西看呢。”

      荣贵妃请她坐下,然后才说道:“可不是,吉祥最近刚学会绣花,这段时间也做了不少功课,正拿给我看呢,进步可是不小。”

      苏明若带来的除了最近的当然还有过去的,只一对比就能看出来她确实是长进了。

      淑妃顺手在盒子里翻了翻,看着那简单的小花小草暗自撇嘴,心说就算她也是被家里娇养的,十一岁的时候做的也比苏明若好多了。

      淑妃说话向来心直口快,这时候就说道:“也是呢,这进步确实不小,我瞧着明若也是有天分的,若不是之前耽误了,现在恐怕做的更好呢。”

      耽误?

      什么叫耽误?

      荣贵妃面上不变,继续答应到:“也是呢,我倒是想起当年淑妃妹妹进宫选秀的时候了,那针线可是太后都夸赞的。”

      提起这个淑妃脸色一黑。

      当年她那个夸赞的实际原因是做的并不出彩,但她家世好相貌好,早就内定了一定要选上的,到了最后一轮却没什么出彩的表现实在是说不过去,太后于是特意点了她的看,然后夸奖了她几句。

      这完全是为了撑面子。

      荣贵妃是在建武帝登基前就嫁给他的,之后直接封了荣妃,而等到她们那第一批选秀的进宫之后,又立刻晋升为贵妃。

      淑妃选秀的时候荣贵妃就伴在太后身边,这事她能不知道?

      不过是故意说出来膈应人罢了。

      淑妃不是个能藏心思的人,脸上的表情顿时就不好看了,最后咬牙道:“既然如此,我这个做长辈的,也该提点几句才是了。”

      这么说着她就顺手拿起了苏明若的另一个绣着一支桃花样子的荷包。

      五皇子对淑妃了解的很,看淑妃的表情他就知道淑妃要骂人,他看了眼苏明若,这小女孩一脸懵懂的看着淑妃,仿佛真的等着淑妃给点好意见似的。

      于是在淑妃开口之前,五皇子抢先拿起一个荷包:“哇,这个馒头绣的真好!白白胖胖活灵活现!”

      五皇子一说话就打断了正要开口的淑妃。

      然而谢容注意到,当五皇子拿起那个‘馒头’荷包大加夸赞的时候,苏明若的脸色黑了。

      谢容连忙上前从五皇子手里接过荷包看了看,然后笑道:“五哥这可是说岔了,这哪儿能是馒头呢。”

      听到这话,苏明若的表情稍微好了一点。

      五皇子却不服气:“怎么就不是馒头了?”

      谢容看了眼苏明若的表情就知道五皇子肯定说错了,他不好叫苏明若当众丢面子,于是继续努力道:“五哥再仔细看看这里。”

      “哎,这还有花纹呢!”

      “没错!”谢容说道:“所以这不是馒头,而是包子,尤其是苏县主这几个包子褶儿绣的更是精细。”

      苏明若:“……”

      馒头你妹!包子你大爷!(╯‵□′)╯︵┻━┻

      “我那绣的是一朵祥云!!!!!!”

      你们两个是不是瞎!!!

      谢容:“……”

      五皇子:“……”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