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难得双全法 不负佛与卿 ...

  •   李婉华沉默地看着地下,半晌都没有说话,张太后静静地看着她,耐心等待她强烈思想斗争后作出的决定。
      整个凤鸣宫的内殿寂静的只剩下她母女二人的呼吸声,李婉华的心,从一开始的砰砰乱跳,到后来的渐渐平复,终于她艰难地开了口:“母后,朕不想这么早择皇夫。”
      张太后了然地笑了笑,望着李婉华道:“皇儿,那你觉得你到几岁才愿意大婚呢?你已经二十八岁了,咱们且不说民间,就算是咱们皇族,这二十八岁,也着实是不小了啊。”
      李婉华的脸色微微有些苍白,她抿紧了双唇,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回答张太后的话。只听张太后迟疑的,艰难地开口道:“皇儿,你告诉母后实话,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意中人?”
      李婉华悚然一惊,顿时瞪大了眼睛望着张太后,俨然便是心中的秘密被戳穿后的不可思议。看着她的表情,张太后的心渐渐沉到了谷底,这是她最不愿意面对的结果,然而往往最不愿意面对的,恰恰便是真实发生的。
      李婉华缓缓低下了头,当她望向张太后的那一刻,她便知道她心中的秘密已经被张太后知晓,这一发现让她有些羞愧,亦让她有些自责,虽然她并不认为自己爱上楚清溪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但是终究她的这一选择,还是让母后失望了。
      她能够听出张太后声音中的颤抖和强自伪装的镇定,她亦知道自己这一承认,会给张太后造成多大的压力和痛苦,然而即便如此,李婉华最终还是咬紧了牙关,缓缓地抬起头来,看着张太后道:“是的,母后,朕爱上了一个人。”
      张太后痛苦地闭上了眼睛,她最害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自李婉华成年后,她就隐约发觉自己的这个女儿不同于寻常女子,虽然照样出落的花容月貌,打扮的花枝招展,可是在她的身边,却从未出现过一个特别亲近的男子。张太后一直自我安慰,或许是皇帝开窍比较晚,又或者是政事繁忙,令皇帝忽略了终身大事,然而知儿莫若母,李婉华生活中的蛛丝马迹终究逃不过张太后时刻关注的眼睛。
      即便如此,张太后依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自古后宫寂寞,从来不乏假凤虚鸾之事,若是皇帝能够不耽误婚事,正经给她生个皇孙,对于这些事情,张太后亦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然装作不知晓的样子。毕竟这整个大夏朝都是皇帝的,她喜欢几个女子,亦不是什么大事。
      可如今,这皇帝如今却是入了魔!她竟将自己的喜好爱憎放在了高于国祚的位置!这就危及了社稷的根本,影响了李氏血脉的延续,此事张太后不能不管,又岂能不管?
      她的嗓子已经发干,撕扯着哑声道:“那个人,可是你救下的宋国女子?”
      李婉华的指甲已经陷进了掌心的肉里,然而她的声音却依然那么坚定:“是!”
      张太后苦涩道:“那你想过将来吗?皇儿。你想过咱们李家的江山吗?想过你父皇吗?你让母后百年归老之后,以何面目去见你的父皇?”
      其声哀哀,犹如杜鹃泣血,李婉华的泪忍不住犹如断了线的珍珠般滑落,张太后的话,犹如一把利剑刺中了她心中最为恐惧的地方,这大夏朝的江山,这李家的天下,难道当真就断送在自己手上吗?
      “皇儿,你若无后,这天下必定烽烟四起,那些虎视眈眈的豺狼们,当年在你父皇在时,就有心攫取你李氏江山。你父皇呕心沥血,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方才将这一片河山交到了你的手上,才有这四海升平,百姓安居的太平盛世!难道你就忍心把你父皇的一片心血尽皆付诸东流么?”,张太后的声音充满了悲凉:“就算你不管你的父皇母后,你难道就忍心看着天下大乱,百姓身受流离之苦么?”
      李婉华的脸色越来越苍白,她有些无力地抗争道:“忠义王世子,世宗一脉嫡孙,自幼忠孝德义,三岁能文,七岁能武,论起来,朕还是他的姑姑……”
      张太后冷笑着打断道:“看来你还有太子人选了。可是皇儿你不要忘记,昔年你祖父与他的曾祖父皆为世宗嫡子,为了皇位之争,可算是彻底断送了兄弟情义。如今你若是将这皇位传给了那小儿,你觉得自他登基之后,会让你的先祖牌位留在这大夏王朝的太庙里吗?”
      张太后冷笑道:“哀家活到这年纪,从未听说竟有侄子不供奉自己的爹娘,转而供奉姑姑的。更何况这侄儿还是隔了辈的!”
      张太后的话字字如刀,直扎得李婉华心中犹如滴血。她不得不承认张太后的话每一个字都戳入了她的心里,这些道理她并非不懂,更有甚者,这也恰恰便是她内心一直都不敢面对的部分。
      她一直回避去想这些问题,因为一想到这些问题,她就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她看不到任何可以逃脱的机会,也许,当她戴上那顶皇冠的时候,就注定了她这一生,都将奉献给这个古老的皇朝。
      李婉华似乎被抽干了全身的力气,她捂着脸缓缓蹲在地上,滂沱地泪水透过指缝划过脸颊,直哭的声哽气噎,如同一个无助的孩子一般。
      张太后无言地看着她,看着自己唯一一个尚且留存在这世上的孩子,心中不禁也是又苦又涩。没有一个母亲会甘愿自己的孩子过着自己不希望的生活,没有一个母亲会看着自己的孩子这般无助的哭泣而无动于衷。然而在江山社稷面前,张太后首先是一国太后,其次才是母亲,这是他们身为皇族的职责,亦是他们身为皇族的宿命。
      待得李婉华的哭声渐渐平复,张太后方才冷静地开口:“皇儿,身为帝王,虽得万民供奉,却亦要对百姓负责。你既然生在帝王家,又登上这大宝之位,有些事情你就只能面对,只能承担。这是你的责任,亦是你的天命。听母后的话,不能回避的事,就勇敢的面对吧,母后只有你一个孩儿,亦不会勉强你一辈子过你不想要的生活,只要你为大夏诞下皇嗣,无论男女,母后从此便不再干涉你的私事。”
      张太后的话,说出了她最后的底线。她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白,只要李婉华生个孩子作为西夏国的皇嗣,今后李婉华爱男人也好,选女人也罢,她张太后绝不再横加干涉。但想要得到这一切的前提,就在于李婉华眼前,必须承担起她应该承担的责任。
      看着李婉华心若死灰的表情,张太后心中毕竟有些不忍,当下她放软了口气,劝慰道:“皇儿,你对那宋国女子的心意,母后何尝不知。但是任何事情,时机若是不对,再努力也是枉然。你也可以去跟那宋国女子交交心,若是那女子真心对你,想必亦能理解你的难处。”
      这张太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她见李婉华对那宋国女子一往情深,便想当然以为必然是那宋国女子率先示好,在她的心里,她自己的子女当然是天底下最为优秀的俊才,又怎会想到这人世间的感情往往不能以身份地位对应衡量,她心目中最为优秀的女儿,恰恰却是拜倒在她人石榴裙下的那一个,而她心目中那一介布衣的草莽女子,却偏偏是她女儿求而不得,梦寐以求的佳人。
      李婉华听她母亲这般说法,忍不住亦是哭笑不得,天下母亲皆以自己的孩子为荣,想不到她的母后亦不能免俗。她苦涩地张了张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竟然哑了:“母后,朕有些乏了,这件事,容朕再好好想想,可以吗?”
      张太后看着她疲惫而苍白的脸色,知道今日之事已然让她心力憔悴,她亦相信方才那番掏心入肺的谈话,已然让女帝听了进去。当下她也不再逼着李婉华明确表态,只是放缓了神色,柔声道:“你好生歇息吧,母后也不烦你了。皇帝,你只需要记得,母后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你好,只因为你是母后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了。”
      李婉华疲惫地笑了笑,她知道张太后所言尽皆出自肺腑,然这一份加诸了皇朝兴替责任的母爱,却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她知道自己无法去责怪张太后,甚至于她若是站在张太后的位置上,也许也对做出同样的决定。
      看着张太后离去,李婉华方才蹒跚着走向龙床,此时鹿儿和鹤儿已经进入殿里伺候,一眼看到躺在龙床上脸色煞白泪流满面的李婉华,禁不住唬的魂飞天外,连忙扑上前问道“皇上,您这是怎么了?”
      李婉华翻身用枕头蒙住了自己的面孔,然后凌乱的气息和颤抖的身躯却出卖了她此时的悲伤,这一下可把鹿儿和鹤儿唬的面无人色,她们面面相觑,虽然能猜到此事定与张太后有关,然而却不敢多问,亦不敢胡乱猜测。
      她们默默地陪伴在李婉华身边,女帝哭泣的声音钻入她们的耳中,简直是教人打心眼里听着恻然。可是事关太后和皇帝的事情,她们做奴婢的,又有几个胆子敢参与其中呢?她们唯一能做的,便是默默陪伴在女帝身边,尽可能地照顾她,安慰她。
      李婉华胡天胡地地哭了一通,倒是觉得心里好受了许多。她翻身坐了起来,一眼瞥见鹿儿鹤儿陪侍身边,心中不免甚觉安慰,她抬袖擦了擦眼泪,站起身道:“随朕去那边走走。”
      鹿儿和鹤儿知道她又要去凤鸣宫偏殿那里,不禁有些迟疑劝道:“太后刚走,皇上……”
      李婉华瞥了她们一眼,道:“朕心里有数。朕……只想去跟她说说话。”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难得双全法 不负佛与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