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 罚扫石梯 ...

  •   隔日一早,天还未亮,媚儿房间的门便被拍得“砰砰”响,屋外传来墨阳响亮的声音,“小师弟,起床了,我们该去天道阁上学了。”

      “哦,好。”媚儿赶紧从床上蹦起来大声应道,一边快速的穿好昨天领到的浅蓝色学袍,一边将头发梳好,再插上桃木簪。又转身用昨天晚上就盛好的铜盆中的水洗了脸,用一张布巾把脸擦干净。

      回头看了看小白想和它打个招呼,却没有在桌子上的荷包里看见它,也没有在自己的枕头上看见它。

      媚儿皱了皱眉头,心道这小白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现在要忙着去上学也管不着它了。于是媚儿摇了摇头急急的开了门,和等在门口的沈重光与墨阳一起往小山谷最上方的那座二层阁楼走去。

      沿着小山谷上的蜿蜒的青石阶梯信步往前,晨间的空气夹杂着草树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中陡生舒爽之感。山风迎面吹起三人的衣袂,爬到山顶的时候正看到刺穿黎明暗灰色天空的那一抹金色的朝阳出现在天道阁的楼顶处,于是天道阁便被那金色的光线从暗黑的黎明中勾勒出来,显现出一派神秘和神圣之感。

      走到天道阁跟前,媚儿才发现这是一座用青石搭建成的阁楼,整个天道阁分两层,在天道阁两边有两座楼梯如飞鸟双翼般通向二楼。

      走入一楼天道阁中的学舍,便可以看到里面的如画明窗,如纸白墙。此时在学舍中已经坐着二十几人,媚儿随着墨阳和沈重光进去后,便被墨阳安排着坐在他旁边的一张书桌上。

      “喂,墨阳,这新来的小子是谁呀?”一个在媚儿后边座位的看起来脸色偏黑脸颊尖尖的十二三岁的少年看着媚儿挑着眉问。

      墨阳把媚儿从座位上拉起来笑着向学舍中的一众弟子介绍道,“这是新来的小师弟,他叫东方。”

      媚儿大方的向众人拱手一拜,“大家好,我叫东方,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于是有人过来和媚儿打招呼,也有人坐在座位上没有动。媚儿向学舍中的弟子们打过招呼便坐了下去,谁知道屁股刚挨到椅子,那椅子却莫名的往后边移出去一尺远,媚儿“咚”的一下坐到了地上。

      “哈哈哈哈……”学舍中的众弟子见媚儿摔倒在地上的狼狈样子便都哄堂大笑起来,特别是坐在媚儿后边的那黑尖脸少年更是捂着肚子笑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在旁边的墨阳赶紧把媚儿拉了起来,有些生气的瞪了媚儿后边那黑尖脸少年道,“孟翰,你怎么又捉弄新来的弟子?”

      那叫孟翰的少年闻言背往后面一靠,靠到椅子上,抱臂收敛了笑容道,“怎么了?本少爷乐意,你能奈我何?”

      墨阳没有再和孟翰说话,而是关心的看着媚儿问,“东方,你没有事吧,摔疼了没?”

      媚儿拍了拍学袍站起来微微一笑,“没有事……”心中却在想以前在村里哪天不摔几跤,这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只是当着这么多弟子,被后面那叫孟翰的少年整了心中还是有点不痛快。

      转过头,媚儿看了那叫孟翰的少年一眼,却见他满不在乎的回瞪了媚儿一眼,“看什么看?想讨打是不是?”

      “孟翰!”墨阳在孟翰的书桌上重重拍了一掌,怒目而视道,“你想比试什么我奉陪,在新来的小师弟面前呈什么威风?”

      “比就比!难道我还怕了你?”孟翰也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很嚣张的看着墨阳。

      两个人一霎时剑拔弩张互相对视,眼看着要动手的样子。

      恰在此时,不知道谁大声喊了一句,“哎呀,夫子来了!”学舍中的一众弟子赶紧停止了看热闹,敛声静气的正襟危坐起来。墨阳和孟翰也停止了敌对的举动各自拉过椅子坐了下来。媚儿闻言也将椅子拉过来小心翼翼的坐上去才放手。

      学舍的大门口走进来一位头发花白,颌下一把稀疏花白胡子头戴浩然巾的老者,只见他步态轻盈潇洒,一派道骨仙风的模样。

      走进学舍后,那老者在一众弟子中扫视了一圈方慢慢说道,“今天新来了一位弟子叫东方的站起来让我看看。”

      媚儿闻言赶紧站了起来向那位老者躬身一礼道,“弟子东方拜见夫子。”

      “嗯,坐下吧。”那老者仔细打量了媚儿一眼示意媚儿坐下,“我叫方帷城,以后三年呢由我来为你传道授业解惑。你是新来的弟子,照例要考你一考,你看,这是个什么字?”说完只见方帷城随手在空中一挥,一个闪着金光的一尺见方的字便凭空出现在空气中。

      媚儿瞪大了眼仔细的看了看那字很肯定的说,“这个字我认识,是‘道’字。”

      “那你给我解释一下什么是道?”方帷城背着手看着媚儿缓缓说道。

      媚儿闻言蹙起了眉尖,认真想了想方说,“道就是道理的意思吧。”

      “这个回答我不满意。从明天开始每天散学后,罚你去把山门前的那些石梯好好的扫上一个月,另外这里还有本《心印妙经》,你拿去好好参悟体会。一个月后我会再考你。”

      方帷城说完,便从袖中拿出一本书,手一弹,那书便往媚儿手中飞去。媚儿赶忙接到手中。

      接下去,方帷城便开始一天的课业。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墨阳才对媚儿介绍了一下这学舍中的情况,原来这一年的外门弟子算媚儿在内,共有二十六人,三位女弟子,剩下的都是男弟子。

      每日卯时敲钟开始授课,午时下课。中间休息半个时辰。下午学舍中的弟子自由安排。天道阁二楼则是每月新弟子中比试优胜者可以上去读书三天。据说那楼上有一些剑诀,符咒,术法一类的书。夫子平时教的只是最基本的炼气吐纳之法,而格斗技巧之类只有自己去登楼读书才会领会到。仙霞门很注重弟子自己去修天地大道,融汇贯通,就像夫子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从第二天开始,午时一散学,媚儿先去灶堂吃过饭,再揣上几个饼作为晚饭和第二天的早饭,便拿着一把扫帚去仙霞门那祥云状的山门后那上千级的白玉台阶处打扫。

      那一日被幽冥二使带着一起“飘”上来,媚儿还没觉得多费力,可是现在从上扫到下,再从下扫到上,一来一去至少会花费两个时辰。媚儿仔细数了数,竟然有三千三百三十级台阶之多,果然那天刚来的时候得感觉是正确的,的确爬上去会累得半死不活。

      头一天台阶扫下来,媚儿天擦黑回到自己居住的房间时,双脚发软,只喝了口水便一头倒在床上不想起来。

      小白在一旁打趣她,“小道士,你这到底是去读书去了还是去打仗去了,怎么这副要死不活的模样啊?”

      媚儿无力的抬起头苦笑道,“夫子怪我解释‘道’字解释的不好,罚我扫山门前的梯子呢?”

      “哦,那你扫了一天梯子领悟了些什么没有啊?”小白闻言笑嘻嘻的问媚儿。

      媚儿有气无力的答,“没有啊,只是觉得累而已。”

      “那你数了那些汉白玉梯子一共有多少级了吗?”小白继续问。

      “这个我倒是数了,一共有三千三百三十级。小白,这个有啥子说法吗?”

      “嗯,你继续去打扫,以后你会明白的。”

      “小白,如果你知道的话告诉我嘛,夫子一个月后还会考我,我想如果还不能让他满意的话,说不定他还会让我继续扫梯子呀。”媚儿看着小白愁眉苦脸的说。

      小白摸了摸毛绒绒的下巴,然后两手一摊道,“抱歉,我也不知道啊。每个人对‘道’的理解都不一样,我想那位夫子是想让你自己去体悟和领会吧。只要你专心专意的去做夫子交待给你的事情,我想你一定能够最终领会什么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道的。”

      媚儿从床上翻了个身,两手枕在脑后若有所思,喃喃说道,“小白,我觉得你说得不错,你这样一说我便觉得扫那个梯子也是在修道了。”

      这么一想,媚儿便觉得那扫梯子的劳累也消散了很多,于是坐了起来把夫子给她的那本《心印妙经》拿出来看,遇到不认识的字就问小白。很快的,那本只有二百个字的经书就被她全部看了一遍,虽然中间有很多意思她都不懂,但她还是先把这经书死记硬背了下来。

      第三天,媚儿去扫那山门前的三千三百三十级阶梯时,便扫一级背一句。如此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扫完,那《心印妙经》便被她背了个三十三遍。刚开始媚儿并不能明白经书中一些句子的意思,但滚瓜烂熟之后居然奇怪的融会贯通了。

      扫山门前的阶梯差不多接近一个月时,媚儿惊奇的发现自己的身体好像比以前更好了,因为扫完那三千三百三十级台阶后,她回到自己房中再也不会气喘吁吁,而是举重若轻,步履轻盈。再加上读那经书的原因,好像神思也沉静下来,眼睛能看到更远的地方,耳朵中甚至能听到林间微风拂过,草丛中鸣虫细微的鸣叫之声。

      在这一月中夫子的授课中,媚儿也知道了原来要修成仙身需要经历十三关,分别是炼气,胎息,旋照,辟谷,开光,融合,心动,元婴,出窍,分神,合体,渡劫,大乘。大乘之后便是修成仙身,晋入仙级,白日飞升,从散仙变成正仙。

      夫子还说,修炼一途除了有悟道的悟性外,还需要卓绝的毅力,越是修炼到后面越需要坚持和付出常人所无法想象的艰辛和磨难。所谓“历经真患难,得证大光明。”正是修炼的最好注解。

      一个月后媚儿散学后手持扫帚来到山门前的那三千三百三十级阶梯做最后一次打扫,只听她一边扫一边背那《心印妙经》,“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哎,没想到最后扫这梯子却是扫上瘾了,这还有些舍不得了。”扫到最后一级汉白玉阶梯时,媚儿低着头发出了感叹。

      “噗嗤,呵呵呵呵……”忽听得一个清越婉转的笑声在耳边突然响起,媚儿惊了一跳,抬起头来,却见一位和自己穿着同样的浅蓝色学袍的十三四岁的少女正看着她笑,少女看起来气度清华,娇俏娴雅。媚儿忽然想起来,这个女孩好像是和自己在同一个学舍学习,只是平时自己一散学马上就跑来扫这山门前的汉白玉石梯,从没有和学舍中的这位女孩子说过话而已。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罚扫石梯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